春风掠过曹州牡丹园,万顷花海翻涌如潮。与之一路之隔的菏泽洪福社区,此刻正绽放着别样的文化芬芳。书画室内金八号配资,墨香氤氲,素白宣纸上牡丹恣意绽放;戏曲室内,锣鼓铿锵,传统唱腔与现代韵律交织成锦;直播间里,热闹非凡,一幅幅书画作品通过云端飞入寻常百姓家......
洪福社区位于菏泽市牡丹区牡丹街道西南部,辖区面积约1.5平方公里,居民1500余户,常住人口5000余人。近年来,洪福社区以文化社区建设为契机,不断健全社区文化阵地,提升文化服务水平,探索“文化合作人”共建模式,“筑巢引凤”,广纳贤才,吸引了一批曲艺名家、书画大家在此扎根。从文艺爱好者的小型雅集到名家汇聚,从活动室的简单表演,到系统化的培训教育和蓬勃发展的文化产业,洪福社区精心培育的“墨香牡丹里 曲韵绕洪福”品牌,正以其独特的魅力书写着新时代文化社区建设的生动篇章。
展开剩余69%民间发芽:群众自乐孕育文化胚芽
洪福社区紧邻国家4A级景区曹州牡丹园,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孕育了浓厚的文化氛围。起初,社区里有几位酷爱书画的退休教师,常常相约在实践站、牡丹园交流学习、创作写生;几位戏曲发烧友,总爱聚在小区凉亭里拉弦吊嗓。在几位文艺爱好者的带动下金八号配资,更多的居民加入其中,自发形成的文艺小组如滚雪球般壮大。
社区敏锐捕捉到居民们的文化热情,打造升级了多功能文化活动室,配备了专业的书画桌椅、戏曲道具和音响设备,为居民搭建文化创作交流平台。同时,深入挖掘文化潜力,积极走访建档,梳理出21位专业艺术人才和56名书画、戏曲、歌舞爱好者,后孵化出戏曲队、书画队、歌舞队三大特色文明实践队伍。三支队伍常态化开展戏曲传承、书画培训、歌舞展演等活动,让文化服务从“单向输送”变为“多维互动”。
社区育苗:机制创新构筑成长暖房
随着群众文化热情持续高涨,社区文化建设迎来新机遇。洪福社区创新思路、主动作为,创新探索“文化合作人”模式,搭建起文化供给与需求之间的桥梁。社区充分发挥资源整合和服务保障作用,打造升级了占地面积3300余平方米的“洪福社区艺术文化交流中心”,通过团体协会推荐、社会招募等形式,招引曲艺、书画、歌舞等领域的艺术家成为社区“文化合作人”,社区免费提供创作场地、作品展示空间和活动推广支持,艺术家则通过公益课堂、结对指导等公益方式反哺社区,构建出 “社区搭台、人才唱戏、群众受益”的良性文化互动机制。
左右更多金八号配资
发布于:北京市億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